NASA“毅力号”火星新发现:布满球体的奇特岩石从何而来?

   时间:2025-03-27 18:29 来源:ITBEAR作者:钟景轩

近期,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探索中有了新发现,一块名为“圣保罗湾”的岩石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块岩石位于杰泽罗陨石坑边缘的“女巫榛子山”区域,其表面布满了数百个毫米大小的深灰色球体,部分球体表面还呈现微小的针孔状结构,让科学家们倍感困惑。

“毅力号”自2021年起,一直在杰泽罗陨石坑内探索,寻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迹象。此次发现的“圣保罗湾”岩石,不仅增添了火星探索的神秘色彩,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火星数十亿年地质演化的新线索。然而,关于这块岩石的起源,科学家们尚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它可能并非在原地形成,而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至此。

“圣保罗湾”岩石的发现并非孤例。此前,NASA的“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车也曾在各自的探测区域发现过类似结构的岩石。这些岩石通常被解释为“结核”,即由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在岩石孔隙中循环、渗透并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而“毅力号”去年也曾发现过具有“爆米花”状纹理的岩石,同样被认为是古代地下水活动的证据。

然而,对于“圣保罗湾”岩石上的球状结构,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其他可能的形成机制。例如,这些球体可能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熔融的岩石液滴在空中快速冷却凝固而成;也可能是在陨石撞击火星表面时,瞬间汽化的岩石物质随后冷凝形成的。每一种形成机制都对应着不同的地质过程,因此,确定这些岩石的背景和起源对于理解火星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

“毅力号”目前仍在杰泽罗陨石坑边缘进行探索,这里的环境可能与陨石坑底部截然不同,因为古老的火星地下水可能曾与这里的岩石发生过相互作用。至今,“毅力号”已采集了多份珍贵的岩石和土壤样本,其中包括一些带有“豹纹”和“罂粟籽”状有趣特征的样本。科学家们怀疑,这些特征可能是远古微生物活动的证据。

这些宝贵的样本被仔细封装在约30个雪茄形状的采样管中,等待着未来NASA规划的“火星样本取回”任务将其带回地球进行深入分析。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目前正面临挑战,由于成本超支和进度延误,该计划正在进行重大调整。NASA已制定了两套备选方案,旨在将这些火星样本带回地球,但均需获得国会批准约3亿美元的初始拨款。预计最早将在2030年启动发射程序,并在2035年至2039年间实现样本的最终回收。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