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微信输入法的隐私争议引起了广泛关注。博主@宋清辉发表观点,指出部分国民可能为了享受科技产品的便利,而不得不放弃部分个人隐私,并特别提及“微信输入法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的话题。
对此,微信团队的一名成员@客村小蒋迅速作出回应,他在3月24日晚间转发相关微博并澄清道,所谓的“允许完全访问”权限,实际上是苹果iOS系统为所有第三方输入法设定的标准配置,并非微信输入法独有,且这一设置提供了用户自主选择的开关。他强调,苹果在隐私保护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这一设置也是在充分告知用户风险的前提下,由用户自行决定是否开启。
以下是@客村小蒋的原文回应摘要:“关于‘允许完全访问’的误解,这是苹果iOS对所有第三方输入法的统一要求,并且提供了明确的开关选项。微信输入法同样高度重视用户信息的保护,如果用户选择不允许,我们的主要功能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更进一步,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单机模式,以进一步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
回顾过去,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在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Pro版微信之夜上透露,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微信决定自主研发一款输入法,随后“微信键盘”(后更名为微信输入法)应运而生。经过不断迭代,目前该输入法已全面支持iOS(2.1.0)、Android(2.1.0)、macOS(1.2.8)、Windows(1.2.8)以及HarmonyOS(0.9.0)等多个主流操作系统。
此次隐私争议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信息安全与科技产品便利性的权衡思考。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如何确保个人隐私不被侵犯,成为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微信输入法而言,如何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加强隐私保护,也将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