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传来一项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名古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名为“sound spice”的创新声音技术,这项技术被证实能有效缓解晕动症症状,如恶心和头晕。
该团队由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Takumi Kagawa和Masashi Kato领导,他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一种特定频率的声音——100 Hz,对于减轻晕动症症状具有显著效果。这一发现无疑为晕动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悉,“sound spice”技术通过一种独特的声音波长来刺激内耳。研究团队表示,仅需短短一分钟的声音刺激,就能有效缓解在移动车辆中阅读时产生的头晕和不适感。Kagawa强调,这种声音的强度处于日常环境噪音范围内,既安全又有效。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sound spice”技术的工作原理。100 Hz的声音通过振动刺激内耳中的耳石器官,这些器官负责感知直线加速度和重力。Kato解释称,这种刺激能够广泛激活前庭系统,进而帮助维持平衡和空间定向能力,从而减轻晕动症症状。
为了验证这一技术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招募了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志愿者在接受声音刺激后,通过摆动、驾驶模拟器或真实驾车等方式诱发晕动症。实验结果显示,声音刺激显著缓解了志愿者们的头晕和恶心等常见症状。
研究还发现,“sound spice”声音刺激不仅能缓解晕动症症状,还能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改善晕动症中常见的神经失调问题。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sound spice”技术的潜在价值。
Kagawa强调指出,这种短期声音刺激的健康风险极低,刺激强度远低于工作场所噪音安全标准。因此,在正确使用下,该技术预计会非常安全。这一成果有望为晕动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