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亮相科交会,超大型低温制冷技术获重大进展!

   时间:2025-04-27 00:04 来源:ITBEAR作者:钟景轩

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的盛大开幕式中,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大科研成果惊艳亮相——我国自主研发的万瓦级氦制冷机系统首次公之于众,此举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技术领域的迈进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款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其功能堪比一座巨型冰箱,能够在极端低温环境(-253℃至-271℃)下稳定运行,为液氢、液氦等珍稀资源的生产及储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航天探索、氢能源开发利用、氦资源发掘以及众多大型科研设施的运营中,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具体而言,万瓦级氦制冷机是指在液氦温度条件下(即-269℃),具备10000瓦以上制冷能力的超大型设备,它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粒子加速器等大型科研设施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所使用的三台氦制冷机正是这一级别的装备。

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胡忠军研究员,即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万瓦级氦制冷机在技术上实现了全面的自主突破。其核心组件,包括氦气压缩机、氦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以及低温换热器等,均已完成国产化研制。其中,冷箱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8米,直径超过4米,在液化模式下,每小时可产出3370升液氦。尤为透平膨胀机的转速高达每分钟10万至15万转。

该设备还将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同时,团队研发的500瓦级氦制冷机也已确定将应用于合肥先进光源(HALF)项目,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在低温制冷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更为我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