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自主研发!国内首套双束串列加速器系统正式亮相

   时间:2025-04-27 11:47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学院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突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协助下,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2×1.7MV与2×3MV串列加速器系统。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核科学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还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据项目负责人详细阐述,这两台加速器分别具备1.7MV和3.0MV的额定端电压,并集成了H、He及铯溅射负离子源,能够覆盖从H、He至Au(惰性气体除外)的广泛离子种类。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一机多用”与“两机合用”的功能,既支持双束注入,又能结合辐照腐蚀靶室的功能,为研究材料在“双束辐照+高温+腐蚀”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辐照特性提供了可能。系统内嵌的核分析靶室,还能进行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和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等先进技术。

据了解,这两套加速器系统已于2024年末圆满完成了首次出束试验,所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即将全面投入实际应用。它们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核材料基础研究、辐射效应评估等前沿领域的进步,为这些领域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束流服务,进而推动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装置正致力于多个关键应用领域的研究,包括反应堆材料的辐照效应、电子器件的辐射效应评估、离子束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半导体注入工艺的探索,以及辐射计量标准的研究等。

在具体技术参数方面,2×1.7MV加速器的端电压可在0.15至1.7MV范围内调节,稳定度高达0.5‰;而2×3.0MV加速器的端电压则可在0.5至3.0MV间调整,同样保持0.5‰的稳定度。该装置还能提供不同种类的离子束流,如H离子20eμA、He离子1eμA、C离子10eμA等,覆盖了从轻到重的多种离子。同时,它还支持室温至800℃的高温注入,束斑尺寸可在1mm至2cm间灵活调整,核分析功能则涵盖了卢瑟福背散射分析、沟道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及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等。

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我国核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也再次证明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核科学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与创新精神。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