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观测领域迎来新里程碑,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启动JUST光谱望远镜建设项目。这一消息在天文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在大型光谱望远镜领域的自主突破即将实现。
近日,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B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举行了JUST光谱望远镜(Jiao-tong University Spectroscopic Telescope)基建项目建设启动会。此次启动会的举办,意味着国产大型光谱望远镜的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长期以来,国内天文界在科研过程中主要依赖国外望远镜,通过国际合作或支付高昂的观测费用来获取有限的观测资源。为了提升国内天文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和探测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于2022年决定自主建设一台4.4米口径的JUST光谱望远镜。
JUST光谱望远镜将聚焦三大科学问题,包括利用高光纤数密度优势开展星系团密集场巡天观测,对超新星等暂现源进行快速后随观测,以及使用超高分辨率光谱仪探测系外行星。这些科学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地推动国内天文学的发展。
据悉,JUST光谱望远镜的口径达到4.4米,主镜由18块正六边形薄子镜拼接而成,并采用轻量化设计。该望远镜配备了三大高性能观测终端,包括用于研究黑暗宇宙的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用于追踪动态宇宙的积分视场光谱仪以及用于探测系外行星的高分辨光谱仪。这些设备将共同为科学家们提供强大的观测工具。
在望远镜的建设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与多家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预计在第一期(2023年至2027年)内,将完成望远镜本体和终端的建设工作。其中,望远镜本体建设已正式启动,各子系统的研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计划于2026年完成JUST先导望远镜(JUST-P)的建设,并在2027年使JUST望远镜获得首光,经调试后正式投入科学观测。
JUST望远镜项目的基建工作也采用了全新的SMC-弧形钢结构模块化产品体系,旨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环保。据预计,现场节水、节电量将达到70%,建筑垃圾减少85%。
在第二期(2028年至2032年)中,JUST望远镜将通过后续的升级工作,进一步提升光谱巡天观测效率。这将为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星系演化、系外行星探测等研究提供具有长期科学价值的基础数据,助力科学家们在前沿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研究成果。
建成后的JUST望远镜将成为国内最好的通用型光谱望远镜之一,以其超强的巡天能力和高精度观测技术,开展大样本星系团高完备率的光谱巡天等特色观测计划。这将为国内天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在天文观测领域取得更多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