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局近日针对公众关心的“我国核安全现状”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披露了一系列积极数据,展现了我国核能领域的安全管理水平。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累计达623堆年,这一期间未发生任何达到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2级或以上的事件或事故。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核电机组的0级偏差和1级异常事件的发生率正逐年下降,显示出安全性能的稳步提升。
在放射源管理方面,我国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放射源事故的年发生率已从每万枚6起降至目前的每万枚不足1起,这一数据的大幅下降,标志着我国在放射源安全管理上的显著进步。
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水平始终保持在与天然本底水平相当的状态,未发生任何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这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我国核安全环境的信心。
国家核安全局还详细介绍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根据该标准,核事件被分为七个级别,其中较低级别的事件包括异常(1级)、一般事件(2级)和重要事件(3级);而较高级别的事故则包括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重要事故(6级)和重大事故(7级)。不具有安全意义的微小事件则归为0级偏差。
通过这一系列严格的分级管理,我国能够更有效地监控和应对核事件,确保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系列数据和措施,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核安全管理方面的扎实工作,也为公众提供了关于核安全现状的清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