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研团队近日揭示了北极未来可能遭遇的严峻挑战。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亚历山德拉·贾恩教授与哥德堡大学的塞琳·赫兹教授携手领导的研究,首次运用先进计算机模型预测了北冰洋可能首次经历无冰夏日的时间点。
据贾恩教授介绍,尽管北极首次无冰日不会立即触发剧烈的气候变迁,但它标志着人类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已深刻改变了北冰洋全年被冰雪覆盖的自然常态。这一研究成果已于12月3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贾恩还计划在12月9日于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年会上详细阐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海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融,每十年减少超过12%。今年9月,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报告指出,北极海冰面积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尽管略高于2012年的历史最低值,但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相比,已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科学家将北极海冰面积低于100万平方公里的情况定义为“北极无冰状态”。贾恩与赫兹通过300多次计算机模拟分析发现,2027年可能是北极首次迎来无冰夏日的最早年份,而在2023年后的9至20年内,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也相当高。模拟结果显示,即便人类调整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也难以完全逆转这一趋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有9个模拟结果显示,北极无冰日可能在未来3到6年内就成为现实。
海冰作为地球的“天然空调”,通过反射阳光帮助维持地球温度平衡。一旦失去海冰,暴露的海水将吸收更多太阳热量,从而加速北极乃至全球的变暖进程。北极变暖还可能引发风向和洋流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带来深远影响。
然而,这项研究并非全然悲观。研究指出,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推迟北极无冰日的到来,并缩短无冰状态的持续时间。这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强调了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与此同时,这一研究也引发了全球对北极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广泛关注。北极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全球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生物多样性、人类生计以及全球气候格局。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加剧,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